“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彰显循环经济魅力
日期:2017-07-16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 网站编辑:王怡丹
“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其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千差万别,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建设,始终保持绿色低碳,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当前,我们应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科学技术应用等方面着力,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建设中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辅相成、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的科学路径。
“一带一路”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及生态风险
“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大陆,沿线国家由于大地构造、地貌格局、大气环流、水分循环、动植物体系及人类活动形成一个复杂多样、相互关联的生态环境整体和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和污染跨境传输等特征,其东西两头分别是快速增长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资源富集、生态相对脆弱、敏感、破碎的大陆腹地。沿线地区面临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缓解水资源危机、防治沙漠化、治理跨境污染、消除贫困、预防自然灾害及疫情传播等重大资源环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难题。
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从World Clim获取的气候数据分析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500mm以下,水资源短缺。NASA卫星资料发现,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几乎已经消失,世界最大的咸水湖里海面积正在不断缩小。自2000年以来,水中污染物使海豹免疫系统减弱而导致其大量死亡。由于过度捕捞,里海鱼类资源也在大大减少。
“一带一路”存在明显的污染物跨境传输和复合污染问题。丝绸之路沿线高空西风带可能是污染和沙尘自西向东传输的“空中走廊”。2003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油井燃烧数月所产生的污染物经西风带传输到日本,在中国的青藏高原冰芯中也有记录,各种污染物和沙尘在2004年均达到峰值。在全球变化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加剧并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和危机,直接危及沿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决不能走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绿色“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模式
1.生态文明总体模式。人类社会走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正在迈入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相对于农业社会、工业化阶段人类向自然索取,人地关系矛盾对立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阶段,是中国对人类社会的新贡献。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丝路文化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文化内涵。因此,以生态文明统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在沿线国家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样板,将大大推进人类生态文明进程。
“一带一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模式是:以保护生态空间为基本前提,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重要支撑,以繁荣的生态经济为发展动力,以先进的生态文化为思想指针,以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为重要保障,以高品质的生态人居为美好家园,建设六位一体的生态文明体系。
2.“六城”建设生态城市模式。沿着“一带一路”发展轴集聚形成巨型丝绸之路城市带。在全球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等剧烈人类活动作用下,丝绸之路城市带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难题。生态城市是破解城市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矛盾,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培育“一带一路”绿色增长极,辐射带动沿线地区绿色城市化,形成“一带一路”绿色城市带,辐射驱动沿线地区绿色发展。
把生态城市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实施“六城”建设生态城市模式(安全城市、循环城市、便捷城市、绿色城市、创新城市及和谐城市)。其中,“安全城市”就是要增强城市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承载能力,建设城市安全、可靠、快速反应的预防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系统,这是生态城建设最基本的要求;“便捷城市”就是建设内外畅通,快速、高效、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系统,降低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时间成本;“循环城市”就是充分考虑各国人口、产业与技术特点,全面推进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大循环经济系统工程;“绿色城市”就是建设城市绿色景观系统,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和生态宜居宜业人居环境;“创新城市”就是实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等城市创新工程,培育城市创新发展动力;“和谐城市”就是建设城市与环境、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和谐互促,良性互动,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3.“一带一路”四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要积极推广“四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区域人口密集,产业发展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通过全面确立和推广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社会循环的四层大循环经济建设系统工程,才能实现绿色发展。
企业循环层面,要积极推广绿色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主要循环途径,建立循环链条、共生群落,物质、能量、信息、价值流动遵循生态经济规律,某一环节排放的废物变为另一环节的资源,污染趋零,推进企业循环体系建设,使产品生产过程生态化、绿色化。
产业循环层面,核心在于打造高科技为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要通过循环产业链接,联通一、二、三次产业,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和生态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为目标,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区域循环层面,即通过物质链、能量链、价值链、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实现循环经济在城乡、海陆、中心—边缘等空间高效循环,形成城乡一体,海陆和谐,中心—边缘互促的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格局和高效利用。
社会循环层面,即通过绿色消费,建设生态社区,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循环社会系统工程,在包括生产者、消费者的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建设全面循环的循环型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
通过全面推动四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将极大地提升“一带一路”区域绿色发展水平。
4.大旅游发展模式助推“一带一路”巨型旅游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是世界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增长最快和未来市场潜力最大的区域之一。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大旅游发展模式,即以旅游为先导战略产业,替代传统产业,联动一、二、三次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以旅游业为节点、依靠产业链连接的大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四大国际旅游产业带:即第一欧亚大陆桥生态旅游带;第二、三欧亚大陆桥及海上丝绸之路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一带一路”无障碍国际旅游特区,重点突破跨国互联互通瓶颈,建设高效快捷的“一带一路”国际城市旅游网络;通过大力推进旅游资源产业化,把“一带一路”区域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产品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建成横跨欧亚非大陆和“三大洋”的“一带一路”巨型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
“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前景
1.“一带一路”资源丰富,合作潜力巨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储量1325.4亿吨,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1579993.5亿m3,煤炭可采储量4462亿吨,可靠铀资源量(≤130美元/kg)80.6万吨,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58.7%、79.4%、50.1%和23.3%。同时清洁能源资源也极其丰富,据世界能源理事会估算,全球清洁能源每年的理论开发量约合45万亿吨标准煤,而全球一次能源年消费总量约为200亿吨标准煤,清洁能源足以支撑全球能源消费。而“一带一路”的主要地区亚洲,以及未来有合作潜力的非洲地区,主要清洁能源合计总量超过全球的一半。
沿线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能源产量方面占世界比重的40%左右,能源消耗占比则只有30%左右,能源产量和消耗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3%左右。大部分带路国家还是能源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另外,能源消费量要远低于能源产量,说明其在世界能源系统中主要承担生产供应者角色;从全球能源消费占比来看,虽然呈缓慢增长趋势,但其人均能耗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中国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利用技术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经验,可以帮助那些亟需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带路沿线发展中国家。
2.“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五大重点领域
(1)资源开采与运输领域。根据IEA的预测,未来15年在总量方面,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传统能源仍将是世界能源消费的主体,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仍将占据绝大部分能源消费量。在蒙古、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化石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开采和运输技术受限,油气、煤炭资源的利用程度很低,对这些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在供应当地能源需求的同时可以出口其他国家。陆上方面依靠已建成的中国-中亚-俄罗斯原油管道、中缅天然气管道、煤炭国际铁路通道等来构建区域性的资源运输管道网络,提高油气、煤炭资源的流动性和整体安全性;海上方面开辟新的海陆联运航线,提高航运、港口容量,针对海上运输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建立预警机制,与周边国家共同维护海上能源通道安全。
(2)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3)能源利用与转型领域。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经济的绿色高效清洁低碳转型是“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的核心要素。通过与OECD《官方支持出口信贷安排》中公布的煤电机组出口标准和主要煤电国家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的比较,中国的煤电技术和环保标准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不是输出落后产能。在经济落后、电气化程度低的国家,更适合推广高效清洁的煤电和节能技术。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分布较为均衡,推动区域可再生能源发展,可以有效地帮助化石能源缺乏的国家缓解电力贫困问题。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未来能源规划等信息总结了我国与各地区可以合作的可再生能源类型和2015年规划装机容量。另外,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欧洲发达国家在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建立联合开发与资助机制,在新一代核电技术、新型储能技术、智能电网、高效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方面共同研究。
(4)能源服务与装备领域。能源服务包括智库服务、产品认证、项目设计与评估、升级改造、课程培训以及金融投资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的效率。依靠我国能源服务行业的专业技术和服务产品,为沿线国家的高耗能企业改造、资源勘探与开采、电源电网建设提供资金、产品和智力支持。在装备制造方面,我国超超临界的煤电机组的技术参数要高于国外标准,风力发电塔、水轮机、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装备以及第三代核能装备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些服务与装备的“走出去”会极大地帮助沿线国家的能源发展,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巨大的支持。
(5)能源治理平台领域。新型国际能源治理平台应包括三个部分:“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平台、新型国际能源金融体系和多方对话协调机制。扩展和深化与现有国际能源治理机构的合作,建立与能源大国的新型国际关系,创新能源合作模式,寻求多赢的能源合作机会,推动“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建议
1.国际绿色发展示范区带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优选“一带一路”沿线基础好、区域代表性强、产业发展特色鲜明、与周边区域联系紧密且辐射带动力强的若干重要区域,作为实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关键节点,率先开展国际合作,输出我国绿色发展先进理念、模式和技术,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示范区,引领、示范、带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建议首批绿色发展示范区优选: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建立以绿色农业、绿色旅游业为核心的综合性绿色发展示范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地区,建立以高科技研发为核心,以绿色工业、绿色城市、教育、科技创新为特色的高科技绿色科技城发展示范区;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区,建立以绿色先进工业为主体,以循环经济体系和绿色社区建设为特色的绿色循环经济国际示范区;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区,建立以绿色物流、智慧交通、绿色港口为特色,以高附加值临港经济为载体的绿色临港产业示范区;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光明大道”绿色发展示范区;在伊朗和沙特阿拉伯建立以绿色能源、绿色交通为主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印中缅孟经济走廊优先建设绿色农业和绿色交通和绿色基础设施示范区;在中蒙边境建立绿色通道、绿色海关、绿色跨境物流、绿色贸易示范区。
通过国际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实现绿色发展。
2.加强跨境生态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严守生态红线,协同推进重大跨国生态修复、沙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森林、湖泊、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建立跨国界、大尺度大气污染和跨境水污染防治国际合作机制。建立“一带一路”生态环境风险和灾害联合监测预警与应急机制,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
3.探索实施绿色发展制度建设。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落脚点,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生态风险预警研究,以自然保护区的形式保育“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生态空间,构建丝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弘扬丝路文化,倡导生态文化核心价值观,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从思想观念上树立绿色发展的人类价值观,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制度公约。重点围绕绿色政府、企业环境责任与公众参与、跨境河流、跨境森林与草原生态系统保护、跨境污染补偿机制、奖惩机制等制定国际性公约。
4.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人才培训。建立“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长效机制,及早启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加快推进丝路青年交流计划。建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联盟和思想库,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战略决策支持,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
5.以绿色消费形成绿色生活风尚。以“民心相通”战略为导向,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全面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形成绿色生活行动规范和社会风尚。提高各国人民的绿色生活素养,通过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方式普及推广绿色生活模式。将绿色消费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观和绿色消费观,使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民的自觉行为。
6.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与转移。积极推动“一带一路”绿色技术创新与跨境转移转化。第一,开展沿线国家比较优势和利益共享原则下的绿色技术合作。第二,通过亚投行等“一带一路”金融组织,设立绿色技术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绿色环保实用技术的研发、推广与成果转化。近期重点对绿色能源、环境治理、生态修复、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绿色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技术研发与推广给予重点支持。第三,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一带一路”各国互相联通、共同认可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财新网)